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关超
牙齿不好,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面就来说说老年人口腔的常见病和一些预防方法。
1、龋齿。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宽、牙颈部和部分牙根暴露等原因,食物残渣易存留在牙间隙内不易清除导致根面龋发生。根面龋位置隐匿,不易早期发现,除了疼痛外容易牙齿折断。当龋坏波及牙髓时引发剧烈疼痛,可使血压升高,也可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
2、牙周病。这是老年人口腔疾病中患病率最高、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老人患有牙周病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危险,如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
老年人牙周病较多且较严重,是因为老人因牙齿本身及牙周组织、齿槽骨经长期使用及机体的老化而发生变化,易引起食物嵌塞、咬合创伤、局部卫生不易保持。加上全身状况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如糖尿病及血管硬化等,均可导致牙周溢脓及急慢性炎症发作,以至牙齿松动脱落。
3、牙齿过敏症。这主要是对冷热食物、冷风、凉水、酸甜食物、饮料等刺激过敏、酸痛难忍。这种敏感多与以下原因有关: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经过多年的磨损,釉质大部或全部被磨去,牙髓(俗称牙神经)相对离牙表面近了,因而对上述的温度和化学等刺激敏感。另外,牙龈萎缩后使牙颈部暴露,牙颈部及其下方的牙根是没有牙釉质包绕的,故对刺激敏感。加上有些老年人刷牙方式不对、使用的牙刷不合理,及牙齿长期使用后导致牙颈部牙体组织疲劳受损而形成深沟状缺损,使牙髓更靠近外界,敏感就会更为明显,严重的可使牙髓穿通引发炎症,还有的可使牙齿在咀嚼时折断。
4、食物嵌塞。即吃东西时塞牙,这是由于牙面磨耗后破坏了牙齿正常生理性的尖、嵴和窝沟形态,甚至破坏了牙齿间的邻接关系。这些结构从物理学上可使牙齿在咀嚼食物时既磨得很烂,又能自然地从沟窝中排出外面而不会嵌塞到牙缝隙里。一旦这些正常的生理关系被破坏,食物就易嵌入牙缝。
5、口腔黏膜疾病。有长期抽烟、饮酒、进烫食、咀嚼槟榔等习惯的人,长期佩戴不良假牙机械刺激损伤,以及长期缺牙、残根残冠刺激粘膜等原因,都可导致口腔黏膜病变,如溃疡、白斑、扁平苔癣、盘状红斑狼疮甚至肿瘤等。
6、牙列缺损。牙齿缺失不仅影响美观、发音,最主要影响消化功能,长期消化不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其他全身疾病。
老年人要提高口腔保健能力。保证口腔清洁是预防龋齿、牙周病的有效方法,必须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牙膏,如:含氟牙膏可以预防根面龋;牙齿敏感的,可以选用脱敏牙膏;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平衡饮食,避免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预防口腔粘膜病或肿瘤的发生非常重要。每半年或一年定期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口腔检查和全身检查一样重要,可以达到预防口腔疾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