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谁家野菜饭炊香》宋·汪晫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
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
枝上花稀,柳间莺老,是处春狼藉。
新来燕子,尚传晋苑消息。
应记往日西湖,万家罗绮,见满城争出。
急管繁弦嘈杂处,宝马香车如织。
猛省狂游,恍如昨梦,何日重寻觅。
杜鹃声里,桂轮挂上空碧。
当第一缕春风掠上树梢,大自然的魔法棒便自如挥洒开来。嫩绿、鹅黄、粉白、艳红……大地悄然变换色彩,欣欣然拉开又一场花的盛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再一次又开启了回忆的大门。这两天,总是在抖音或快手上看到朋友在地里挖野菜的视频。看着他们尽情显摆的样子,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挖野菜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野菜正名叫荠荠菜,每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时,村子四周到处一片新绿,在那绿油油的麦田中,野菜也仿佛感受到了春姑娘的召唤,在麦苗的庇护下,迫不及待冒尖儿,鼓足了劲儿往上蹿,仿佛要与世人争相见面似的……那年月,野菜已然成了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种恩赐,让家乡人的生活和生命得以延续……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农村的生活依然十分艰难。粮食少,不够吃,所以各种各样的野菜也就成为人们充饥的食物,春天的野菜,总是会伴着老家人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那会儿我上小学,每逢周末,在暖洋洋的日头下,我便会和伙伴拿着小铲子、小笼,沿着一望无际的麦田,东瞅瞅、西瞧瞧,时而猫着腰,时而蹲着,时而跪在麦田里去挖菜,每挖到一棵都会欣喜不已、大呼小叫。说是挖菜,我们是边玩边挖,抽空就在麦田埝畔边捉迷藏、翻跟头,或者进行“老鹰抓小鸡”比赛,看谁抓得“小鸡”多。有的伙伴翻跟头翻得多,有的翻两下就直呼不行,甘拜下风。比赛赢了的小伙伴,嘴里不停地大声唱着:“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似乎在向那些失败者炫耀,十分开心。大家玩累了,就躺在麦田畔休息,一字摆开,翘着二郎腿,仰望蓝天,风轻云淡,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那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香、甜甜的麦苗香,很是舒心。趁着春光明媚好时节,大家都天马行空、争先恐后地喊着:我长大了要当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坦克兵、我长大了要当空军、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就这样,和同伴一边挖着,一边玩乐着,直至笼里放满鲜嫩的野菜,我们脸上都乐开了花,像打赢了一场胜仗似地往回赶,一边赶一边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回到家,我把挖回来的野菜交给母亲,母亲麻利地择好洗净,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野菜烩面就上桌了。母亲将剩余的野菜留到第二天,拌点面粉做成菜团子,蘸上蒜水,我们一个个吃得心满意足。整个春天,我都会到地里挖野菜。
又是一年春回时,在抖音、快手和微信朋友圈里,看着那些呼朋唤友结伴踏青、采得野菜盈筐的人们,我总是羡慕不已。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挖野菜、吃野菜不再是为了饱腹,而是吃腻了大鱼大肉想要换换口味,野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当挖野菜的记忆被春风唤醒,当儿时的味道在记忆中翻腾,我很想去家乡的旷野走一走了,想去吹吹风,想看看童年的玩伴,想看看早已解冻的小河,想踩踩松软的土地,想感受春天的气息,想挖一次野菜,找回童年的记忆,找回那久违的乡愁……
作者简介:袁东红,男,中共党员,七十年代生人,祖籍陕西渭南华州区,现任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团委书记、政教主任、语文教师, 自幼喜欢文学创作,已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散文、随笔,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