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史上最大“退休潮”来临VS出生人口下降: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

来源:搜狐网    发表时间:2022-07-26

47.1K

近两日,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引发热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发布相关数据,情况不容乐观,多地创新低,安徽省4年下降47.6%。

而就在不久之前,半月谈发文称,从现在开始至未来10年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一方面是出生人口的下降,另一方面是退休潮的到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去应对上述问题呢?

29省区市公布2021年出生人口数 多地创新低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据。

7月22日,安徽省卫健委发布《2021年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 2021年,全省共出生51.58万人。

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按此计算, 2021年安徽出生人口比2017年下降了47.6%。

据新安晚报、2021年安徽省新生二孩数量比一孩多出2.28万人,占新生人口数量的45.27%。 2017年,安徽省新生二孩数量首次超过一孩,占比达53.8%。在此之后,安徽省新生二孩占比一直高于一孩。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生人口性别比方面,2021年安徽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07。全省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06.48,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05.58,多孩出生性别比为149.07。

据第一财经,目前已经发布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的29个省区市中,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 省区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 仅有前6个 省区市出生人口超过50万 ;仅有广东1省出生人口超过100万。自2018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18.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

江西省统计局的解读文章指出,全省出生人口较快下降,2021年全省出生人口比2020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根据2021河南统计年鉴,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继2020年首度跌破100万大关后,2021年再度跌破了80万大关,仅为79.3万人。

从各省数据来看,多个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为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人;人口大省河南的出生人口自1978年以来首次低于80万人。

例如,山东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4.98万人)下降了57.1%;河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40.13万)下降了43.4%;湖南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90.8万人)下降了47.9%;江西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63.5万人)下降了40.6%。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与2020年相比,无论是出生人口还是二孩占比,都有所减少。根据《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7.1%。

史上最大“退休潮”将至 每年2000万人退休

放眼全国,不少省份的退休人数体量已达“百万级”。北京、江西、内蒙古等地都在300万人以上,广东超700万人,浙江更是高达915万人。

2022年,出生于1962年的男性将达到60岁的退休年龄,大多数出生于1972年的普通女职工也将在今年退休。

实际上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7年三次“婴儿潮”。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1962年开始的这个波峰。

期间,中国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583万人,分别比前后两次“婴儿潮”年均多出506万人和377万人。

以此推算,此峰值期间出生的“60后”和“70后”,将在2022-2035年前后步入老年期,成为退休大潮的“主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口高达2.39亿人,而后的70年代则达到了近2.17亿。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出生的人口是近70年来的最高值,新生儿多达2975万人,出生率为43.60‰。这也意味着,明年退休的人数可能更多。

出生人口下降、退休潮来袭双重挑战 如何应对?

针对出生人口下降的问题,需要了解现代中青年人不愿意生育的原因。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告诉记者,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和比例下降。目前来看,生育高峰期的这部分女性数量在减少,比例也在下降;第二,年轻人婚育观念转变。今天的80后、90后普遍认为,结婚生子不是必选项,而是一种任选项;第三,生育、养育、教育等一系列生活成本增加了生育顾虑。

被问及我国人口增长不断回落的局面何时会迎来拐点,陆杰华称,目前来看,人口增长想迎来转折点的难度较大。在他看来,如果想要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关键还是在于生育率的提升。“这是要下大力气的,”陆杰华认为,提振生育水平一定要标本兼治。例如育儿津贴、托幼服务等等都要跟上,而且配套措施要循序渐进,不能是跳跃性的。

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老龄化加剧”的严峻挑战---每年2000万人的退休潮大军来袭,这样庞大基数的“退休潮”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其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下降,我国每年新增的潜在劳动力约为1700万-1800万人次,与年均2000万退休人员相对比,这意味着每年将减少300-500万的劳动年龄人口。

其二也会因这一情况加大养老金压力,当退休人数大于新增就业人数,缴纳养老金的人次便持续下降,同时退休人口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次将持续增多。

依现阶段来看,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的体系有所谓的“三支柱”,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

一是包括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按覆盖率来说,全国90%的人都有。

虽然覆盖率高,但如武汉大学教授王增文所言:“基本养老金已经退回保基本生活的层面,如果需要更高生活水准或保障水平则需要通过另外两个支柱达到。”

这个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

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其覆盖人群有限且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将会较大,甚至引发不利于就业情况的发生。

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末,我国建立年金的总规模约2.64亿元,其中企业数量为11.75家,参与职工2875万,可同年国内就业人口达7.46亿,这意味着我国参与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的人口仅占了3.85%。

2021年和2022年,国务院政府报告中相继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不过一开始此领域并没有达到全国统一的制度性安排,属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中的短板,直到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这个“留白”才被填补,本月初的消息中显示,成都已经成为了四川个人养老保险的先行城市。

第三支柱建设对于低收入户、灵活就业人群显得尤为重要,日本的iDeCo计划、德国的李斯特计划和美国的IRAs等都是第三支柱的成功代表。

不过,个人养老金即使落地,缓解养老金的压力或许还要些时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就认为,要缓解第一支柱养老金压力,第三支柱替代率至少应达到10%。

有人说,延迟退休可能会是应对养老金收支压力的应对办法。不过,延迟退休更需要灵活处理,并建议对失独人员及失能人员纳入延迟退休的豁免范畴。此外,可以根据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的一定百分比设置一条收入红线,如果过去五年的家庭平均收入低于该红线水平,可以纳入延迟退休豁免的范围。针对延迟退休的措施,应该以自主申请为主,并鼓励多劳多得,兼顾养老金的分配公平性。

(资料来源于半月谈、健康时报、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等)


编辑:admin

枫网 |老年文摘 |西安科普网 |陕西青少年服务网 |老年周刊 |中国夕阳红 |老年人之家 |陕西省养老网 |夕阳晚情 |全国老年网 |金霞网 |乐龄网 |可爱老人网 |老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