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说天下

新医改让西安人看病更方便更实惠

来源:西安日报    发表时间:2018-08-15

47.1K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群众义诊。

外国医疗专家来西安进行学术交流。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疗专家为患者义诊。

贫困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市民在医院用医保卡缴费。(资料图片 记者 刘珂 摄)

家庭医生上门为慢性病患者诊查身体。

西安红会医院骨科专家为患者做手术。

唐都医院医生在医疗机器人的辅助下为患者施行侵袭性胸腺瘤切除术。

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医疗卫生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壮大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网络,全市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新医改启动以来,西安不断挺进医改深水区,探索出具有西安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县镇村一体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贫困人口一站式报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系列医改惠民措施,为全省深化医改贡献出了智慧和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在家门口的基层医院看病,贫困群众看病有了“兜底网”,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应用也让看病变得更加方便……2018年5月3日,西安被国务院表彰为2017年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城市。

  数字看变化

  西安已形成城市15分钟、 农村20分钟“就医圈”

至2017年末,西安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376个(不含军队医院),比1978年增加5153个;医院床位数58219张,比1978年增加43642张,每千人拥有医师3.2人、护士4.3人。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就医圈”已经形成,有效缓解了人们“看病难”问题。

  西安人均期望 寿命增长12岁

西安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大幅提升。到2017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1978年的67.9岁提高到79.13岁,其中男性提高到76.97岁;女性提高到81.44岁;孕产妇死亡率由56.3/10万下降到12.18/10万;婴幼儿死亡率由1982年的19.5‰下降到2.72‰。据悉,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三大指标,是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金指标”。

  西安投资33亿元 新建改扩建市属医院7所

从2011年起,西安市政府先后投资33亿元,陆续新建、改扩建市属医院7所。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级13所医院中,12所为三级甲等医院,织就了一张惠民服务医疗网。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还大力发展民营医院,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民营医院191个。民营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占全市医疗服务量的19.08%。

  西安新农合封顶 报销提高24倍

到2017年底,全市参合人数393万人(含沣东新城),参合率为99.72%,筹资标准620元/人,其中财政补助470元,个人缴纳150元。全市统一门诊统筹封顶线按家庭参保人数×150元计算,报销实行按户封顶、全家通用、取整兑付。报销封顶线从新农合启动之初的每人每年不足1万元提高到24万元。

  故事1

  家庭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

  西安3544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228万人

7月30日下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碑林区长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宁夏、护士王洁携带医疗设备,来到新西里小区郭根瑞、屠丽君老夫妇家中,为患有慢性病的两位老人进行查体和访问。

爬上6层楼,敲开老人的家门,张宁夏热情地和老人打起招呼,“叔叔阿姨,最近身体怎么样?”

对于张宁夏的到来,两位老人非常高兴。今年83岁的郭根瑞老人躺在卧室的床上,他患有高血压,去年6月还不幸摔倒,致使髋部骨折,经过积极恢复,老人如今已能够在家中短距离行走。

张宁夏给躺在床上的郭根瑞老人测量了血压,血压值为70—120mmHg。她仔细询问了两位老人近日的身体、用药和饮食情况。“叔叔,您的血压正常,要坚持每天吃药,饮食要清淡,多吃新鲜果蔬。这段时间天气炎热,出汗多,一定要多喝凉白开,预防中暑……有需要随时打我的手机,我24小时开机。”张宁夏叮嘱道。

随后,张宁夏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屠丽君老太太测量了血压,血压正常。由于老伴行动不便,屠丽君老太太每天要楼上楼下地跑两三趟,买菜、买生活用品,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收拾房间,十分辛苦。张宁夏和老人聊了许久,从身体状况到生活琐事,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老人十分欣慰。

“这些年来,我和老伴,还有我的外孙女,有个头疼脑热都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张大夫医术好、人也好,经常来我们小区,给我们这些老年居民上门检查身体,跟咱自己娃一样亲!”握着张宁夏的手,屠丽君老人感动地说。

“老年人不但需要身体上、生活上的照顾,更需要心理上的关怀。所以我们上门服务时经常会和老人拉家常,让老人心情舒畅。心情好了,对治疗疾病也有帮助。”张宁夏说。

像郭根瑞、屠丽君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张宁夏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着近千名,她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4个这样的家庭医生管理团队。对于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人群,家庭医生团队按规定每月至少提供一次上门服务,但实际上,他们上门服务的次数远多于此。

记者了解到,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居民,均可享受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等免费服务;针对重点人群,还提供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等免费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组织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宣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识。

我市还扩大服务范围,以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在社区居民自愿签约、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与居民家庭签订卫生服务协议,提供连续、安全、有效且适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均展开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市共有家庭医生3544人,成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152个,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2797个,签约居民228万人,签约重点人群92.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44%。

  故事2

  贫困户王七娃免费摘掉了肿瘤

  西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四重保障”体系

今年62岁的王七娃,家住蓝田县九间房镇油坊坪村。以前,由于长着巨大的卵巢肿瘤,她总是挺着个大肚子。家庭贫困的她没钱做手术,病痛折磨得她“活不下去的心都有了”。在西安市健康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她没花一分钱就治好了疾病,重获健康后的笑容天天挂在她的脸上,“我们全家都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村里人都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的我。”

数年前,王七娃总觉得肚子不舒服,手摸着感觉里面有个硬疙瘩,她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她是恶性肿瘤,应尽早住院手术治疗。但得知手术要花费数万元,且不能保证痊愈,王七娃思来想去,放弃了治疗,“活一天是一天吧。”她悲观极了。

几年过去了,王七娃的肚子越来越大,就像有了六七个月的身孕。这几年,癌症两个字就像一把利刃悬在头上,让她吃不宁睡不安,她用了不少秘方,吃了不少草药,但毫无用处。眼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她家却是越来越贫困,卫生院看不了她的病,大医院她怕花费大又不敢去,她每天只能活在煎熬中。

西安市第四医院健康扶贫医疗队的到来,改变了王七娃的命运。2017年7月7日,该院健康扶贫医疗队来到对口帮扶单位——蓝田县九间房镇张家坪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

王七娃听人说西安有个大医院来卫生院了,就抱着去试试看的心态,想着要是花费不多,就借些钱把手术做了。市第四医院妇产科王建峰医生迅速接诊,王七娃述说了她这几年的病情,急切地问:“大夫,我这病现在还能治不?要的钱多不?”

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刘宪昶走过去,了解情况后,当即向王七娃和她的家属表示,“病,我们会全力进行救治,费用不会很多,还有扶贫保障机制,你们就放心治疗吧。”随后还立即和卫生院协调了转诊事宜。

几天后,转诊手续便办好了,市第四医院院长李兴洲一行5人驱车将王七娃接回医院妇产科。在对王七娃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卵巢肿瘤。7月18日,王七娃被送入手术室,术中又发现了腹茧症,于是先行肠道粘连松解术,然后开始剥离鼓起很大的卵巢肿瘤。

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施术,医生从王七娃体内取出了一个20×30㎝、约4公斤重的临床上少见的巨大肿瘤。在术后18天的精心护理和术后治疗后,王七娃的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个人感觉良好,达到出院要求,医院用救护车将她送回家中,并不时对她的康复情况进行电话随访和入户随访。

“出院前一天,我问医院,这次我总共要交多少钱?医院说,一分钱都不用交。我们全家简直惊呆了!”王七娃说,当医务人员给他们详细解释了费用问题后,他们全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据了解,王七娃住院费用共计24050.12元,其中合疗报销16126.59元,大病补偿1187.77元,民政救助4715.03元,个人自费部分只有2020.73元。医院为帮助贫困患者,承担了王七娃个人应支付的全部费用。最终,王七娃没花一分钱。

围绕“让贫困群众看的起病、看的好病、看的了病、少得病”的目标,西安市为贫困人口建立起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政府保障(政府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政府专项救助基金等)构成的“四重保障”制度,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为农村贫困人口看病解除了后顾之忧。

目前,西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民政医疗救助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在册贫困人口政府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参加率达100%。也就是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经全部纳入“四重保障”体系。

  故事3

  在家门口就能让 三甲医院大夫看病

  分级诊疗绿色通道成功抢救危重患者

8月2日下午,65岁的刘爱琴带着7岁的外孙女豆豆(化名),匆匆赶到离家仅有10分钟车程的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当天,豆豆在玩耍时不慎磕掉了右脚拇指的指甲,疼痛不已。

接诊的全科医生胡三民迅速查看了孩子的伤情,为孩子进行了清创并开具了破伤风针剂。刚刚处理完这一切,一名10岁的小姑娘被满脸焦虑的家人带了进来,称孩子被狗咬伤。

据了解,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雁塔区犬伤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之一,24小时值班。医护人员立刻为孩子处理了伤口,注射了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家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现在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来离家近的社区医院看病,这里看病方便,效果好,环境也好,还经常有大医院的医生坐诊,一般的小病根本不需要去大医院排长队了。”刘爱琴老人说。

“社区医院收费低,挂号费、诊查费、住院护理费等好些费用都免费,一般的检查设备也都有,在这里看病确实越来越方便了。”患者曹贵龙说。

2015年4月,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个城市医联体试点,该医联体运行3年多来,在分级诊疗实践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城市医联体加全科医师”模式,有效促进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洪斌说,该中心是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的成员单位,交大一附院的专家每周都会来该中心坐诊,包括儿科、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在诊疗的过程中也对该中心的医生进行传、帮、带。同时,中心也会派医护人员去交大一附院培训进修,多形式地提升该中心的医疗水平。如今,群众对该中心的医疗技术越来越信任,中心门诊量从医联体成立前的约200人次/天上涨为如今的约400人次/天。

“医联体建成后,我们通过分级诊疗绿色通道,将急危重症患者快速向上级医院转诊,曾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张虹告诉记者,有一次,一名40多岁的女性患者由于腹痛来到中心就诊,还未来得及检查就出现晕厥状态,中心立即调动全院会诊,并对患者进行了紧急抢救。经查,患者因宫外孕导致子宫穿孔,此时患者神志模糊,中心立即联系交大一附院,告知诊断结果,交大一附院即刻调动力量,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当载着患者的救护车到达交大一附院时,医院妇产科主任已经在手术室外等候,患者被立即送入手术室。

腹腔镜下发现患者腹腔内已有2700cc出血,情况十分危急。经过手术,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她对医生感激不已。医生坦率地说,“如果再耽误20分钟才进行手术,你的生命很可能保不住。你要感谢医联体,你是它的受益者,如果没有绿色通道迅速将你转上来,而是通过门诊挂号等普通程序进入手术室,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自2015年至今,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病人93人次,一些疑难病、复杂病患者得到了有效医治。如今,提升后的该中心还设置了80张床位,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周边居民看病将更加方便。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所有三级医院均参与医联体建设,共计建成医联体45个。2018年上半年,各医联体累计下派专家12567人次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医联体内转诊120111人次,越来越多的百姓在我市推动医联体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文/记者 王燕


编辑:admin

枫网 |老年文摘 |西安科普网 |陕西青少年服务网 |老年周刊 |中国夕阳红 |老年人之家 |陕西省养老网 |夕阳晚情 |全国老年网 |金霞网 |乐龄网 |可爱老人网 |老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