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风采展示 > 岁月如歌

壮哉!您那双手那副肩

——孙韶老师逝世三周年祭

来源:陕西老年服务网    发表时间:2023-06-29

47.1K

孙韶(1934年8月19日-2020年6月29日),是我省老一辈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音乐终身贡献奖获得者、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原团长、陕西省文史馆馆员,是国家培养的第一代作曲家。

孙韶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刊发原陕西广播电视台导演张为民的文章,以此缅怀并记住孙韶这位平凡而又感人的音乐家。


壮哉!您那双手那副肩
孙韶老师逝世三周年祭

文/张为民  图/孙聪


我的恩师,著名作曲家孙韶先生离开我们三年了。三年间蒙蒙哀思,深深怀念无时无刻在我的心头泛起,回想历历在目的往事,不禁有了重重的感怀。


孙韶在黄河壶口瀑布演奏《保卫黄河》


从六零年我15岁进团工作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孙老师那清秀帅气的样貌。标志性的波浪卷发,红润的脸庞,眉清且又秀,一派英气勃发的气象,走到大街小巷都是惹人回眸顾盼。2019年夏,我由沪返回西安。一天下午,我前去探望孙韶、贠恩凤两位老师。那时孙老师患病数年已日显虚弱了,见他头发枯黄稀疏,脸颊凹陷,耳背腿软,他卧躺在客厅长沙发上盖着薄被,呆滞地目光看着我和贠老师交谈。望着他憔悴肌瘦皱黄的脸面,我一阵阵心酸,抚摸着他的双手,这双曾显示着强智慧的手,流淌出美妙音旋的手,写得一手俏丽俊字的手,在琴键上跳跃腾挪的手,我的脑子里一时间在不断地切换着时空的交错。忽见孙老师伏案奋笔而作、倏闪舞台荧屏上他拉手风琴的英姿,黄河壶口岸上的豪放演奏...再显现眼前的恩师无助散淡的眼神...岁月不饶人,病痛已来袭。


往昔那英俊帅才的骄人模样,已深深地刻留在记忆之中在广播宣传舆论阵地上,孙老师独当一面,是打头阵的尖兵、是号角、是突击手,他一生仅声乐作品就创作了一千多首,而且在省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那年月,我们广播文工团承载着较为紧密的宣传任务,而孙老师的快捷迅敏.斐然业绩、刀下见莱的功夫有口皆碑,美名盛传。我是六零年夏经孙绍老师主考亲招我进团的,他当时发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我保留至今,他是我视为贵重的的引路人!我一进团就接过孙老师刻写蜡版、油印歌谱的班。往往是有创作任务孙老师连夜谱曲,我等待刻蜡版。我和孙、贪两位老师是住平房时的紧邻,我在家把刻写工具准备就绪,不时听见他家钢琴声叮咚作响。快零点了,听见孙老师隔墙叫我(那时两家相隔的是半截断头墙,蒂顶蓬不隔音)。”为民,好了,你来一下"。我转身去他家,在狭小拥塞的几平方的里屋,他穿着背心短裤摇着扇子给我吩咐几句后,我转身回家在八瓦台灯下,伏刻完已是凌晨快两点了。上午上班我和王晨油印好,未等油渍干透就分发给已集合好的演员们合练。孙老师钢琴伴奏并主持排练,练熟后上大轿车到北大街电台录音。待到晚上7点多,从陕南到陕北,从宝鸡到潼关就铺天盖地、满田野、满大街的大喇叭里响彻着我们喷亮的歌声我们驻守在广播电视前沿阵地,占尽天时地利,眼尖腿长声音跑的最快最远,一首作品从创作新鲜出炉,至练唱到进棚录音,直到播出不到24小时,这样的神速传接产出,无人可比肩,孙老师功不可没。


孙韶、贠恩凤夫妇


我所见证的孙老师创作的经典传唱的合唱《都来支援农业战线》就是这样诞生的,全国各地电台播放,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孙老师擅长谱写多种形式和题材的声乐作品,他的文学素养颇高,常常还写文章作歌词,广播文工团下基层演出,为配合宣传鼓动任务,孙老师首创了以陕北打夯调为基调的多段体合唱每到一地,由他迅疾搜集素材编写歌词,因时间紧促。待词写好后,只能卡在演出前的后台化妆时练唱,这个特创的开幕大合唱,有领有合,简捷易唱,鼓荡奔放,气势豪迈,好多年都是由我和贪老师领唱的,偶而还加上我的“数板”(京口或陕口的快板),孙老师手风琴伴奏,外加小堂鼓和小钗。因为宣扬的是本单位的人和事,到了激昂处,台下一阵阵欢声雷动,现场气氛异常热烈。这就是被我们通称为哎嗨哟”的特色爆响节目,可以说在全国绝无仅有,传播意义深广!在以后的有些场景中,也有精彩应用,这一切,应归属我们孙老师在那个时代的声乐表演界的一大创举和贡献。


缅怀是深远的,往往是把遥远的具象事物变焦式的推至你的眼前,让人怦然心动,加深了热切的感知和体悟我的青春我的团,多年来由广播文工团培养出不少的表演艺术家活跃在省市及其他文艺院团或教育机构中。而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成就,最令人欣喜的是,广播文工团的金字塔尖上,全国文化艺术界,那颗最明亮的星一一深受全国亿万人民爱戴的人民歌唱家负恩凤!她是广大人民拥戴的,是文工团同仁们托举起的,是我们敬重的人民音乐家孙韶老师大力携助的,使得负老师这颗银铃,这颗星星,悦耳动听,亮格晶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回首望,孙老师那坚实敦厚的双肩,负载着满满的绿草和愿望。他既动笔创作,又双肩背琴和贠老师一道,采风创作,下基层演出,走遍了三秦大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一场演出下来他真的是够累的了。在文工团的一场演出中,孙老师手风琴伴奏从启幕的合唱,到有女小合、男小合、男声独唱、维族表演唱,最后还要加入为贠老师伴奏的民乐队中增加厚度烘托气氛。一天到晚,孙老师双肩负重的,节目操心的,满脑子装的全是曲目,上上下下真是够忙累的了。寒冬腊月,他手指冻僵了,三伏天热的肩背上起满了痱子,大家都心疼这位兄长。缅怀是滤清的。拂去岁月的浮尘,显露出纯正品质的高贵;除尽俗世的芜杂,凸现出旷达的情缘。


孙韶、贠恩凤夫妇


我记得孙老师在全国音乐界有他众多的良师益友、挚交亲朋。有多年的友情交往,有长期的音创合作。如著名作曲家李焕之、贺绿汀、刘炽、王洛宾、生茂、晨耕、呂远、田歌、唐诃、石夫等;词作大家乔羽、晨枫、李幼容等;省上有贺艺、赵季平、航海、饶余燕、刘大冬等,词作家徐锁、党永庵、朱文洲等,可谓济济一堂,亲密无间,久负盛名。


在缅怀孙老师逝世三周年纪念的日子里,我罗列出他的诸多的友人,旨在怀念那个激情澎湃、乐思湧动、处处飞歌、日朗月清的年代,更感佩这些服务于人民、谱写出一首首脍炙人口、老百姓喜欢并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当我列出这些音乐大家的名字时,我亢奋不已,脑海里随着音乐的传感,将其中己远行者的身影同熟悉的音旋一个个叠化显现。曲的尽头,巧夺天公神刀利斧般地把他们雕刻成一座精美绝伦、浩然正气的群像浮雕!激荡我情怀,永驻我心间!


孙韶老师这样的音乐家,他属于祖国,他属于人民。他有一颗赤诚的心,忠诚广播宣传事业,热心服务于人民大众,写歌拉琴,同老伴贠老师一道,在患病前的多年间,下基层为各界群众慰问演唱。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及其它栏目相继多次访谈和报道两位老师的动人事迹,那些足迹所到的地方,同群众在一起的亲切场景广为传颂,让亿万群众铭记于心,为之动容,为之敬仰!


在2020年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建团70周年庆典音乐会上,主持人陈爱美采访贠老师下基层演出的情景。贠老师一直用普通话交流着,当提起她和孙老师下到煤井几百米深的"掌子面"为井下矿工演唱时,只见她一时激动地突然改口甩出一句老陕话,"好我的爱美呢,要说下基层,俺都下到底底儿底底儿咧"。此话刚落,全场爆起笑浪一片,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贠老师见此情景,眼泪花儿都出来了!这句落地有声实扎扎的家常话、是对老广播,对两位老师的艺术实践、知行合一、为人民歌唱的标杆式赞颂的最美写照!


这场景,孙老师先走了一步,可惜没赶上。但您的赤诚相伴,辛勤付出的事迹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海角天涯!在煤矿最底层,在秦岭隧道的最深处,在城河清淤的泥泞中,在陕北窑洞的土坑上…,您毫不惜力,不畏艰险,大太阳下晒着,寒风中吹着,掌子面屈蹲着,土坑上双膝跪着,竭力为贠老师拉好琴,一心让劳动者听好歌。您的十指之力,您的双肩之力,合力形成辽阔壮美的音乐之声,绕着彩云,穿过山涧……音乐家的心紧贴着人民大众,生生不息,紧紧相连!



敬爱的孙老师,在此,让我们为您倾情歌唱:

妙手弹指乐思浓,
银铃脆响起歌声;
铁肩砥砺潮头站。
韶光辉映和凤鸣!


作者简介:

张为民,原陕西广播电视台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荣获陕西省第三届电视艺术家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国家级星光奖和金鹰奖!


相关链接:

《陕西工人报》以专版形式缅怀孙韶先生


编辑:admin

枫网 |老年文摘 |西安科普网 |陕西青少年服务网 |老年周刊 |中国夕阳红 |老年人之家 |陕西省养老网 |夕阳晚情 |全国老年网 |金霞网 |乐龄网 |可爱老人网 |老龄办 |